對于3D打印技術,相信大家并不陌生,這種尖端科技其實已經(jīng)運用到實際當中,不乏有航天國防,醫(yī)療行業(yè),文物保護,建筑設計,制造業(yè),食品產(chǎn)業(yè)等甚至4D打印已步入研究開發(fā)。
先不妨漫游一下3D打印技術,惡補一下吧。。
3D打印機成功“打印”出了航空發(fā)動機的重要零部件
3D打印機成功“打印”出了人類骨頭器官,用于醫(yī)療行業(yè)
那么對于汽車制造行業(yè)3D打印是否能顛覆傳統(tǒng)制造工藝呢?
早在2010年,設計公司KOREcologic、直接數(shù)字制造商RedEyeOnDemand以及3D打印制造商Stratsys就合作推出了一臺名為Urbee的混合動力車。這輛功率為3.8kW的混合動力車,車身是3D打印的。不過由于設計和安全上的問題,這輛車最終只停留在概念上。
2013年,他們又推出了一款功率為5kW,后輪驅(qū)動的環(huán)?;旌蟿恿?,名為Urbee2,零部件只有50個左右,而一輛標準設計的汽車要由成百上千個零部件組裝而成。Urbee2的車身是3D打印成一體式的,而其他大部分組件還是分別打印,再填充到車身里面,其中發(fā)動機和底盤仍是金屬的,采用傳統(tǒng)工藝制作而成。據(jù)報道,Urbee2一推出就收到14個訂單,其項目發(fā)起人Jim宣稱,如果資金到位,將用一年的時間使Urbee車身內(nèi)外全使用三維CAD設計,一年的時間打印以及造車,2015年希望實現(xiàn)量產(chǎn)。
44小時能做什么?即使不眠不休也只夠看一整部港劇。來自美國亞利桑那州LocalMotors公司的答案卻頗為霸氣:給我44小時,還你一輛最高時速80公里的3D打印汽車!
更多資訊,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。